商朝是中国古代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汤,又称商汤;成汤;武汤商以契为先祖依据史料记载商汤是契的十四世孙,汤,子姓,名履,生卒年份说法不一,说法较多,也被多数人认可的大约为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
商先祖-子契
商王-成汤今天重点谈的是盘庚迁殷,说起盘庚迁殷首先要认识盘庚盘庚,子姓,生卒年不祥,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国王,根据各类史书资料描述,盘庚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帝王,那么盘庚迁殷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剖析一下。
首先说商朝迁都不是一次两次了,据记载自成汤建立商朝300年里就进行了五次都城迁徙,平均60年换一个地方。
商都城迁徙分布在成汤建立商朝的时候都城在亳(bo),亳在哪呢?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之后在成汤二十七年成汤迁都于商邑,自此汤至仲丁十位君主都建都于此亳都遭遇河决之患,仲丁被迫迁都于隞(嚣)在这之后商朝经历了九世之乱,此时的商朝岌岌可危,为了挽救商朝于危难,盘庚,这个商朝的第十九世君主将现在的都城自奄(山东曲阜)迁回故地亳。
回到亳都,盘庚施先祖之仁政,使得国势振兴,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好景不长,盘庚十四年由亳都迁都至北蒙(河南安阳)改北蒙为“殷”
安阳殷墟盘庚迁殷看起来原因无外乎两种,第一黄河水患,自然灾害频发第二阶级矛盾太尖锐,许多王公贵族不愿离开故地经历了九世之乱之后的商朝风雨飘摇,破烂不堪,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盘庚这位君主非常艰难盘庚迁殷至少有以下好处。
一.殷地土地肥沃自然环境好,适合发展农业二.迁都以后,阶级矛盾能够得到缓解,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因为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三.迁都之后可以避开反叛势力的攻击因为距离远了,这样都城安全了,社会稳定了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稳定了宗室内部斗争的局面,为以后的商朝中兴奠定了基础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难,得到了发展。
自此以后商朝都城永久固定于殷,经过盘庚的治理整顿商在殷有了更好的发展加之后来的武丁中兴使得殷都成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