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姓 亢 1. Gāng1)用于姓名(1)同庚亢仓子(Gang shang zi),又名庚(Geng shang zi)桑子春秋时期陈国人,后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孟峰,成仙而去老子的弟子,道教祖师之一,被尊为洞灵真人。
《庄子》作庚桑子姓庚桑,名楚著有《亢仓子》(《洞灵真经》)(2)陈亢,字子禽郑玄注《论语》和《礼记•檀弓》都称:陈亢“为孔子学生”新浪博客(2011年7月19日)传文《古代人名读音》,说:“陈亢:《尔雅》:‘亢(gāng),鸟咙。
’故名亢(Gāng),字子禽《论语•季氏》(第十三章):‘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朱熹注:‘音刚’(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原籍,字亢(Gāng)《仲尼弟子列传》:‘原亢(Gāng)籍’《集解》引《家语》曰:‘名亢(Gāng)字籍’。
”于振报(2012年10月30日)传文《中国人名怎么读•陈亢读什么》,也称:“陈亢的‘亢’……据《史记•学而》,音Gāng”2)姓氏、地名亢父古代东夷族亢父部落的住地,是最早的风姓古国之一原在古泗水河(旧运河)故道西岸,今山东省济宁市南。
这里的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氏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 正义》注解:“亢音刚,又苦浪反父音甫”2.Hang咽喉,鸟咙俗作吭如:亢喉3.kàng1)含义:高的,高亢,高傲;强硬;亢直;不卑不亢;亢奋、亢进、甲亢、角亢(角、亢二宿合称,即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一、二宿)。
2)姓氏(1)源于伉姓,后去人旁为亢姓,出自姬姓,卫国大夫三伉之后(2)清代有康姓演变更改此姓(4)佐姓所改名人有:元末明初状元、刺史、河南宜阳人亢青,明代有亢良玉、明末清初时期县尹、河南宜阳人亢恒,及其后人明代的亢霖、亢宪等。
3)古地名:督亢战国燕的膏腴之地今河北省涿州市东南有督亢陂(bēi〔清〕弘历有诗《督亢陂揽古》)误例:陈宽在《福州日报》(2000年3月30日)载文《“字痴”当头棒喝二月河 《康熙大帝》错别字超过国家规定一二十倍》,称:“如:把亢姓(kàng)误成(hahg)。
” 举例《现汉》有上述“kàng”“Hang”二音义,“Hang”音里“亢”同“吭(吼)”《辞海》有“kàng”“Gāng”二音义,但“亢”同“吭(咽喉)”却莫名其妙地读为“gāng”音但“亢父”作为地名注明“Gāng父”。
应当说,《现汉》有遗缺,《辞海》“亢”同“吭(咽喉)”不确;其把姓名“亢仓子”的“亢”归入“kàng”音,为误其内容里又说“一作亢桑子”,这只说明“仓”又读“桑”,而无讲清其正音为“Gang shang zi”。
故列出上述3音义,特别是明确姓氏、地名应都是两音,以此正本清源